為了確保活動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活動方案準備工作,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戲曲藝術進校園活動方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戲曲藝術進校園活動方案范文1
一、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省文化廳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省大中小學校、戲曲表演團體、劇場情況等進行了全面摸排,了解掌握學生需求、劇場條件、演出任務,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河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即按照“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普及”的工作思路,力爭三年內實現全省大中小學校所有學生每年免費欣賞到一場優秀戲曲演出的目標。《方案》提出了實施步驟,即首批選擇7個省轄市、3個省直管縣作為試點,之后擴大試點范圍,到20xx年實現“戲曲進校園”覆蓋全省所有的大中小學校。按照總的《方案》,省文化廳、省教育廳又結合各自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活動有序推進。
二、加強組織領導,有序有力推進。
為確保“全省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順利開展,成立河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組長,省政府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各地市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同時,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各級宣傳部門負責活動的牽頭組織和指導協調,審定劇目清單,定期開展督促檢查,組織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等;各級文化部門負責做好演出院團的資格認證、擬定劇目清單、審查劇目內容、安排演出場次,做好演出保障工作等;各級教育部門負責把戲曲藝術納入大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制定活動日程安排,組織編寫培訓教材,加強學校戲曲教育的師資培訓等;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將活動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做好資金保障工作。經過精心籌備,9月8日,“全省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河南省實驗小學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副省長張廣智等出席啟動儀式,首批試點市、縣戲曲進校園活動也同步全面鋪開。
三、強化興趣引導,嚴把劇目質量。
活動實施中,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欣賞特點水平和不同區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精心篩選劇種和劇目,提高演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和愛好。面向全省大學的“戲曲進校園”演出,主要以整臺經典劇目為主;面向全省中學(含高中、初中、中職)的“戲曲進校園”演出,主要以整劇和經典折子戲為主;面向全省小學的“戲曲進校園”演出,主要以折子戲和課本劇為主。嚴把劇目內容質量關,組織專家對演出劇目反復進行篩選,先后公布兩批125部劇(節)目,既有近年來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焦裕祿》《紅旗渠》等現代經典劇目,又有《花木蘭》《朝陽溝》等傳統保留劇目,還有《鬧天宮》《八仙過海》等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優秀劇(節)目,較好體現了思想性、藝術性和故事性的有機統一,使廣大學生在求知、求美、求樂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創新載體形式,注重活動實效。
因地制宜、一校一策,采取多種形式,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既利用學校簡易舞臺進行演出,也利用流動舞臺車進校園演出整劇、經典折子戲,還積極組織學生觀看戲曲電影等。對偏遠農村學校,主要以組織文藝小分隊進校演出、觀看戲曲電影為主。結合“結對子、種文化”活動,鼓勵支持各專業戲曲院團與大中小學校結成對子,組織一批戲曲藝術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知名戲曲票友、專業戲曲演員擔任學校兼職藝術教師。配合演出活動,開展戲曲排演觀摩、角色和行當體驗互動等活動,拓展戲曲藝術普及的廣度和深度。
戲曲藝術進校園活動方案范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戲曲文化,提升我校“戲曲進校園”特色創建活動的水平,在易縣教育局和固安戲協大力支持下,我校計劃舉辦“尉都中心小學首屆戲曲節”。
二、活動要點:
1、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重點了解京劇、河北梆子、豫劇、黃梅戲等著名的唱段,通過欣賞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從戲曲故事中,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推動學校德育、教學工作。
2、集體活動與小組輔導相結合,召集有興趣的學生組成戲劇社團。
3、重點培養興趣社團,通過節目匯演形式檢驗社團學習、活動成果。
1、活動時間:擬定20xx年10月23日上午
地點:易縣尉都中小學
參加人員:上級領導、固安戲協、尉都中心小學全體師生
2、文化氛圍創設
(1)沿途設置醒目指示路標5個,200元/個,共1000元。
(2)校園圍墻外書寫醒目標語“傳承民族文化,打造書香校園”。
粉刷墻壁,書寫標語,工料總400元。
(3)建戲曲演出舞臺,地點位于操場南面,坐南朝北(如果建永久性固定舞臺,建筑風格和舞臺布置彰顯戲曲文化特色。預計元。如果搭建臨時舞臺預計元。)
(4)充分展示戲曲文化的內涵,把戲曲故事中蘊含的傳統民族美德,利用宣傳欄和圍墻顯著位置圖文并茂的展示出來。
例如:
孝——河北梆子《臥冰求鯉》;
忠——豫劇《花木蘭》;
節——河北梆子《蘇武牧羊》;
義——河北梆子《荊軻》;
每塊預計300元,總計1800元。
(5)適當位置懸掛張貼與戲曲節有關標語。預計1000元。
(6)教學樓內文化布置。
樓道布置與戲曲有關知識,樂器制作,訓練演出等圖片。預計1000元。
教室內張貼戲曲圖片標語,預計150元。擺放相關樂器,(板胡、二胡、笙、笛子、板鼓等)預計元。戲曲服裝道具,預計元。
(1)播放音樂《喜洋洋》,人員入場,大屏幕播放宣傳片。
(3)主持人上場,介紹來賓,開場白。
(4)領導講話。
(5)宣布開始。
我校學生節目:
河北梆子《大登殿》《杜十娘》《風水寶地清西陵》,豫劇《花木蘭》《抬花轎》,京劇《三家店》《西陵贊》,黃梅戲《女駙馬》。
我校教師節目:
社區戲曲節目:
豫劇《朝陽溝》
五、活動所需
1、服裝道具,預計7500元。
2、音響設施,租賃費預計3000元。
3、藝術指導,預計費用5000元。
4、化妝師,預計費用3500元。
5、河北梆子伴奏樂隊,預計費用元。
責任制片人 張曉偉 代表作品:《少林武僧》紀錄片、CCTV-10《龍虎少林》攝像、武指,《新少林寺》開機儀式現攝像、國際音樂大師譚盾的《音樂大典》編導、攝像,《世界拳王-霍利菲爾德在少林》紀錄片攝像,由著名主持人《李湘在少林》現場攝像、《中華英雄》世界拳王公益表演賽現場攝像、海外代表作品;加拿大籍《少林傳人》導演、攝像等。
現任許昌電視臺-3套節目策劃,天馬影視策劃工作室創辦人,電視連續劇《大漢天子》攝像助理、《大染坊》攝像助理編劇、導演 余留藝 許昌人,業于西安電影學院編導系。
04年參加國內外電影電視劇拍攝。
分別在陜西、浙江、安徽、河南電視臺及影視公司,擔任演員、攝像師、編劇、剪輯師、策劃、導演職務!先后執導和拍攝數字電影《百合奇緣》、《陌路》、《天生我才》以及電視連續劇《變色龍》、和策劃《笑笑劇場》電視系列劇等影片。
執行導演 張圣鵬 許昌人,畢業于河南藝術學院。
05年參加浙江、上海、北京及湖南各大劇組拍攝,期間擔任演員、導演助理、場記、現場制片、統籌等職務,目前河南電視臺故事俱樂部任職統籌職務。
制片主任 梁麗娜 許昌人,天馬影視策劃工作室執行總監生活制片 佘海英 許昌人,天馬影視策劃工作室出納男主角 韓三明 山西人,2007年10月《三峽好人》在第14屆智利國際電影節上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7年12月接受鳳凰衛視魯豫有約采訪。
2007年12月19日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魅力50人。
2008年7月在鄭州拍攝奧運題材短片《生命的支柱》。
女主角 何凡 鄭州人,參加過廣告全聚德烤鴨電視劇《誤入軍統的女人》《十大奇冤》《紅海棠》《護士站的故事》等男主角 孫松峰 許昌人,2000年參加河南省工商銀行小品創作大賽二等獎2002年、2004年分別參加全國豫劇票友大賽均獲得銀獎2006年河南省戲曲大賽銀獎曾兩次參加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戲曲表演曾給中國曲藝雜志社寫建議書,接受姜昆簽名表彰女主角 孫雁斌 許昌人,2007年參與創作的少兒群口快板《六一暢想》2008年8月小品《鄉村軼事》榮獲河南省曲藝牡丹獎2009年2月編導并主演的小品《鄉村軼事》2009年11月份參與創作的小品《酒嫂》以及主演的小話劇《歡慶與建國》 均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大賽金獎。
男主角 王峰 許昌人,2000年先后參加電視劇、音樂情景劇、及其民間小調的拍攝,作品有《摸出來的愛情》《雨晴淚》《下揚州》《打工難》等作品男主角 張首元 許昌人,許昌電視臺金牌主持人男主角 韓俊 許昌人,畢業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從事渠道批發工作,從事商業投標工作,回到家鄉現任許昌市第三家電商場有限公司采銷經理。
攝像 鄭超峰 許昌人,曾拍攝獨立電影《爽歪歪》、城市形象片《邯鄲人》、少林武僧團培訓基地形象片美術道具 劉尚宇 許昌人,曾參加拍攝電視劇《苗翠花》《九品芝麻官》《朱元璋》《愛到不能愛》《高粱紅了》《房奴》等 浙江臺的MTV《青春的力量》,欄目劇《開心一家門》等燈光師 何振威 畢業于浙江傳媒學院,06年分別在浙江、安徽、河南、遼寧等地攝制組和影視公司擔任燈光師。
3年以來,成功拍攝電影電視劇20多部,廣告80多案,現任杭州某影視公司燈光組燈光師。
服裝師 呂灰 企業形象系統CIS品牌形象系統 BIS識別系統管理培訓作品:《賞識教育》品牌傳播策略作品:中鐵局 企業宣傳資料形象設計作品:金城國際6樓書 品牌終端物料形象設計作品:CBD形象開發統籌 田俊陽 男,25歲,許昌人。
畢業于西安電影制片廠編導系。
06年在北京、四川、湖北、廣東各大影視公司擔任演員、攝像助理、錄音師、導演助理、場記等工作。
目前擔任河南省某影視公司策劃調音員和錄音師。
戲劇的價值?
一、戲劇與戲劇文學應該將戲劇文學和戲劇這兩個概念嚴格區分開來,這是我們在進入戲劇文學文本解讀之前,首先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
戲劇文學文本,通常稱之為劇本,是與詩歌、散文、小說相并列的一種文學文本樣式,屬于語言藝術的范圍。
作為文學文本,劇本具有可以脫離戲劇演出而獨立存在的文學審美價值,可以發表,可以出版,自然也可以供讀者閱讀、鑒賞和研究。
所以,在西方傳統的文學體裁的分類概念中,戲劇文學一直是作為與抒情文學、敘事文學相并列的第三大文學類別而被人重視的。
不過,與詩歌、散文、小說僅供讀者閱讀不同,劇本畢竟是供戲劇演出用的文學腳本。
好的劇本應該具有雙重的價值,即文學的價值和戲劇的價值。
而且,戲劇文學與其它文學樣式的區別,也就在于它的戲劇價值,劇本首先是屬于戲劇的,它的戲劇價值應該是首要的。
戲劇文學文本既然具有雙重價值,這也就決定了它的文本構成必然地要受到戲劇藝術本身的影響。
它必須受制于戲劇藝術,這是它在顯示自身文學價值的同時也使自己具有戲劇價值的保證。
從文本閱讀的角度看,劇本的閱讀以及對于劇本價值的判斷,相應地也必須考慮到劇本戲劇價值的因素。
因此,對于戲劇藝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于劇本解讀來說,也應該是非常必要的。
二、戲劇的基本特征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這是一個為大多數人認可的結論,當然也是一個符合戲劇藝術的基本風貌的認識。
一部劇作的演出,總是一次集體勞動的成果:劇作家提供演出腳本即戲劇文學文本,美術家、化妝師、燈光師通力合作完成舞臺布景的設計、人物的造型等,音樂家(樂師)完成戲劇音樂、唱腔的創作,而演員則通過自己的形體表演來展示整個劇情。
在這里,文學、美術、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類型相互融匯,既取消了各自的獨立性,又通過它們自身具有的不可為其它藝術所替代的獨特作用的發揮,綜合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
戲劇藝術的綜合性是在外在的綜合和內在的綜合兩個層面上發生的。
無論從外在的綜合來看,還是從內在的綜合來看,戲劇無論如何不能缺少的是演員和觀眾,以及一個可供演員表演的空間即舞臺。
戲劇是一個通過舞臺空間發生在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事件。
它的核心因素是演員在舞臺空間中的表演。
戲劇作為一個通過舞臺空間發生在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事件,使它必然地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嚴格限制。
它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由連續的動作構成的戲劇事件,即劇情,同時,它必須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即舞臺上完成對于劇情的展示。
從具體文本的實際形態來看,一篇小說和一首歌也都有一定的長度,因此也包含一個相對明晰的時間段落,但是,從理論上說,小說和詩歌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要可能,它們的篇幅甚至可以無限度地延長。
但一出戲卻不能沒有時間限度地無休止地演下去,它必須考慮到觀眾的耐性和演員的承受力,因此它必須被限定在一個人為的、被硬性規定的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長度之內。
同時,雖然戲劇展示的劇情于小說敘述的故事具有同樣的性質,即它們都是經過選擇、提煉、加工過一定的社會生活事件的藝術化的表現,但由于不受時空的限制,小說的藝術空間的開放性與現實生活空間的開放性是大體一致的。
而戲劇則永遠必須面對生活空間的無限開放性和演出空間的有限封閉性之間的矛盾。
這意味著,戲劇只能展示宜于被直觀展示的內容。
綜上所述,戲劇藝術的特點我們可以概括為藝術的綜合性、演員在舞臺空間中的直觀表演性和由此而來的時空限制性。
相應的,戲劇文學文本具有的戲劇價值,也集中在有效地突出戲劇的表演性和處理好時空關系這一層面上體現出來。
三、戲劇文學文本的特征戲劇文學文本以語言作為自己的存在形式,這一點當然是無可置疑的。
但是,與詩歌、小說、散文等其它語言藝術形式相比,戲劇文學文本卻受到更多的限制。
從某種意義上看,詩人可以僅僅為了自娛或自我宣泄而寫詩,因而他甚至可以完全不考慮讀者的因素。
但劇作家不能這樣。
劇作家在創作劇本的時候,不僅要考慮演員的表演,要考慮舞臺的限制,而且更要考慮觀眾,他必須能夠激發并保持觀眾看戲的興趣。
因此,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劇本,首先必須有強有力的戲劇情境的設置和由特定戲劇情境引發的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必須包含連鎖的、不斷上升的戲劇動作。
換句話說,劇作家必須善于在有限的戲劇場景的展示中,充分揭示不同戲劇人物(角色)之間、戲劇人物與環境之間,或者戲劇人物內心諸般欲望、意念之間等的矛盾沖突,形成一系列強有力的動作與反動作,從而將劇情推向高潮。
沒有戲劇沖突,因而也不具備動性的劇本,是無法用于演出的,同時,它也不可能吸引觀眾。
戲劇文學文本當然也是一種語言藝術作品。
但是,與其它文學文本樣式,特別是小說比較,戲劇文學文本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在于,構成劇本主體的是對于戲劇人物語言的模仿。
作為劇本存在形式的語言只有兩種,即人物語言和必須用括號括起來的舞臺指示語。
語言在小說中主要承擔的是敘事的功能,敘述人語言和人物語言交并在一起,共同完成故事的敘述。
而在劇本中,放在括號里的舞臺指示語雖然也可以是描述性的,但它不能被看成是小說中的敘述人語言,因為它不承擔故事的敘述,而只是戲劇演出的此刻關于舞臺場景或戲劇人物動作的一種提示和說明,而且,一般來說,它們也必須是展示性的,而不能成為一種講述。
構成戲劇文本主體的戲劇人物語言,即對白、獨白、旁白以及唱詞等,則已經成為一種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動劇情發展的言語動作,它本身就是戲劇動作的主要組成部分。
這使戲劇人物語言必須具有兩個同等重要的功能:其一,它必須能夠充分顯示人物意愿、意圖或意志,必須能夠揭示出人物與人物之間以及人物內心各種隱秘的欲望、意念之間的矛盾沖突,即它必須承擔其推動劇情發展的功能。
劇本中有關戲劇情境的設置、戲劇沖突的展開、戲劇情節的展示等,都是依靠人物行動以及體現人物行動的人物語言(臺詞)完成的。
只有具有充分動作性因而能夠推動劇情發展的語言,才能被看成是一種戲劇動作或者戲劇動作的組成部分。
其二,戲劇人物語言必須能夠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即承擔起顯示人物個性塑造人物的功能。
劇本不可能像小說文本那樣通過其它藝術手段來刻劃人物性格,通過戲劇人物語言來展示人物個性,是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手段,上面關于戲劇藝術以及與戲劇藝術相關的劇本特定的討論,可以給我們提供解讀戲劇文本的大致的途徑。
和其它類型文學文本的解讀一樣,戲劇文學文本的解讀當然也是在語言的層面上展開的。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劇本包含的一切都是依靠而且只能依靠戲劇人物語言加以展示,劇作家不可能像小說家那樣借助一個敘述者的講述,來解釋人物行為和事件并暗示讀者必須怎樣理解他們。
因此,比較而言,劇本閱讀中需要讀者發揮自己的語感能力、藝術推想能力去感受、體驗并作出理解的內容更多。
比如我們必須能夠通過人物語言準確把握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體察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愿望,我們必須能夠通過人物語言把握戲劇沖突以及沖突中的人物動作,同時,當然也是更重要的,我們還要能夠通過人物語言的體味準確理解人物性格。
與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文本的解讀有所區別的,由于劇本文學的和戲劇的雙重價值,在劇本解讀中,解讀者的舞臺感的建立也是必要的。
所謂舞臺感,即要能夠通過戲劇人物語言及人物動作的把握,結合舞臺指示語,建構起舞臺演出的視聽形象。
好的劇本終歸應該是可以共戲劇演出的腳本。
劇作家在創作劇本時,正象他必須顧及觀眾一樣,也必須考慮舞臺,劇作家的舞臺感會影響到他對于包括舞臺分割在內的戲劇場景的處理、戲劇技巧的運用,也會影響到他對人物語言的錘煉。
因此,讀者相應的舞臺感的建立,對于深入理解劇情、人物以及劇作家的藝術匠心,都有不可忽視的意義,至少,這種舞臺感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對于劇作的藝術效果、劇本的戲劇價值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在結束這一個概述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說明。
我們這里談到的問題,只涉及到戲劇藝術戲劇文學文本以及戲劇文學文本解讀的一些突出的特點,而不是有關這些問題的全面的理論化的論述。
戲劇發展到今天,眾多的戲劇流派、眾多的戲劇品種、以及眾多的實驗性的戲劇藝術表現技巧的探索,使戲劇文學文本與其它類型的文學文本一樣,呈現出復雜的景觀。
要想在有限的篇幅中對與戲劇及戲劇文學文本有關的問題作全面的論述,既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了解和研究,也只能有待我們在進一步的學習中去完成了。
CopyRight 2019 武漢小墨定妝美業教育學校 版權所有 鄂ICP備16008474號 XML地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