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吉安在哪里?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沿用至今。2000 年5 月撤地設市,現轄2 區10 縣1 市(即吉州區、青原區、吉安縣、新干縣、永豐縣、峽江縣、吉水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安福縣、永新縣、井岡山市),面積2.53 萬平方公里,人口470 萬。吉安自古人杰地靈,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的美稱。自秦朝建制以來,這里人才輩出,名士薈萃,文化發達,民風淳樸。從唐宋至明清,吉安科舉進士近3000 名,狀元、榜眼、探花52 位(狀元20 位),曾經出現過“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的歷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 主纂解緒、宋代大文豪楊萬里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后誕生在這里,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底蘊濃厚的廬陵文化。在中國當代歷史上,吉安創造了新的光榮,1 927 年, *** 、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鍛造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精神。經考證,吉安還是 *** 、 *** 兩位世紀偉人的祖籍地。這里位處香港、廣東經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帶,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內地前沿,北與長江三角洲對接,東與閩江三角洲毗鄰,南與華南經濟圈呼應,是至關重要的“黃金走廊”。近年來,吉安的交通區位條件得到根本改善。航空方面,井岡山機場己開通了吉安至北京、上海的航班,吉安至深圳的航班也將按計劃開通;鐵路方面,京九鐵路開通了吉安至北京、深圳、廈門的始發列車;水運方面,贛江航道貫穿境內,成為便捷的貨運黃金水道;公路方面,贛粵高速、泰井高速、武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快速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己經形成。從上海、深圳、廣州、福州、廈門等城市到吉安,汽車5 一8 小時,飛機只需50 分鐘,極大地縮短了吉安與全國各地的空間距離。全市水資源達21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157 萬千瓦,全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萬安水電廠就在吉安。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 % ,有4000 余種植物和1000 多種動物,是國內杉木、濕地松、毛竹、油茶等經濟林的重要生產基地。境內山青水秀,生態優美,紅、綠、古三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井岡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屬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市內還有武功山、青原山、玉荀山、白水仙等4 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當今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窯遺址吉州窯,以及白鷺洲書院、新干商墓遺址、永豐西陽宮等一大批人文古跡。井岡山大學作為吉安最高學府,擁有近2 萬人的辦學規模,成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市現有普通中學321 所,每年為全國各大中專院校輸送優秀人才2 萬多,有普通高等院校1 所、中專和職校25 所,每年可向社會提供10 余萬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勞動力。全市公路總里程達9000 公里,形成了市至縣“一小時交通圈”;建成了以1 10 千伏變電站為骨架、35 千伏變電站為主體的輸變電網絡,以井岡山華能電廠、萬安水電廠為骨干的電力裝機總容量達120 萬千瓦,年發電30 億度;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固定電話裝機達71 萬戶,移動電話達74 萬戶,互聯網用戶5 萬戶,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同時,全市形成了海關、商檢、市長直通電話、投資洽談中心、投訴中心、辦證服務中心、招投標中心“七位一體”的投資服務體系,一個“成本低、回報快、信譽好、效率高”、開明開放的新吉安正在江西中部加速崛起。全市己形成了電子、食品、醫藥、電力、冶煉、建材等六大工業支柱產業和草食畜禽、花卉苗末、特種水產、優秀糧油、......>>
問題二:哪里,吉安市在哪個省,吉安屬于哪個市 吉林省只有集安市,屬通化地區。
問題三:江西的吉安在哪?江西位于哪里? 江西省位于我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周邊分別與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六省相鄰。全省總面積166947平方千米,各市面積:南昌市7402平方千米;景德鎮市5248平方千米;萍鄉市3827平方千米;九江市18823平方千米;新余市3164平方千米;鷹潭市3554平方千米;贛州市39380平方千米;吉安江西省位于我國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周邊分別與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六省相鄰。全省總面積166947平方千米,各市面積:南昌市7402平方千米;景德鎮市5248平方千米;萍鄉市3827平方千米;九江市18823平方千米;新余市3164平方千米;鷹潭市3554平方千米;贛州市39380平方千米;吉安膽25271平方千米;宜春市18670平方千米;撫州市18817平方千米;上饒市22791平方千米市吉安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贛江中游。從地勢上看,屬羅霄山脈中段,扼湖南、江西南省咽喉通道,地勢極為險要。境內有自北向南縱貫的京九鐵路、105國道和 319國道及“三南”公路,是連接北京、西南、華南、福建、港澳地區的天然紐帶;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湖與長江相聯,順抵長江下游發達省市,在江西省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
問題四:吉安在哪里? 吉安 (江西省省轄市),所屬地區 華東地區―江西省
吉安,江西省地級市,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羅霄山脈中段,贛江中游,東鄰撫州市樂安縣及贛州市寧都縣和興國縣,西接湖南省的桂東、炎陵、茶陵縣,南連贛州市的贛縣區、南康區、上猶縣,北與宜春、豐城、樟樹及新余、萍鄉接壤。
吉安下轄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和吉安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永新縣、永豐縣、吉水縣、峽江縣、安福縣、新干縣等2區1市10縣,另設有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副廳級國家級開發區)、吉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井岡山出口加工區(國務院批準設立)和廬陵新區(正縣級)。吉安全市總面積25300平方公里,人口530.4萬。
問題六:吉安市在哪 吉安,江西省地級市,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羅霄山脈中段,贛江中游,東鄰撫州市樂安縣及贛州市寧都和興國縣,西接湖南省的桂東、炎陵、茶陵縣,南連贛州市的贛縣、南康區、上猶縣,北與宜春、豐城、樟樹及新余、萍鄉接壤。
下轄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和吉安縣、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永新縣、永豐縣、吉水縣、峽江縣、安福縣、新干縣等2區1市10縣,另設有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副廳級國家級開發區)和井岡山出口加工區(國務院批準設立)。全市總面積25300平方公里,人口530.4萬。
問題七:吉安市榕樹下在哪里呀 你好,吉安是有地名叫榕樹下,桃樹下的地方,如果你確定說的是榕樹下,那么地址在吉州區沿江路移動公司旁邊,那里有一棵很大的榕樹,吉安人都知道。具 *** 置在吉安大橋下,嗦螺王餐館沿河邊往南500米,其實站在大橋頭都可以看到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問題八:吉安在哪?屬于哪管? 吉安在吉林,歸吉林省管
問題九:吉安現代在哪里?求高手說說被 公交線路:15路,全程約4.8公里
2、乘坐15路,經過9站, 到達貿易廣場站
吉州區有哪幾所中專學校?
9所中專學校,分別是吉安市第四職業中學,吉安實驗技工學校,井岡山應用科技學校,井岡山鐵道職業技術學校,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吉安師范學校,吉安文藝學校,吉安電子商務學校,吉安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1、江西省吉安市第四中學創辦于1970年,學校地處吉福路、贛新大道、世紀廣場黃金交匯點,經歷了完全中學、職業教育和九九年恢復普高的辦學過程。
2、吉安實驗技工學校是一九八八年經省政府批準,國家財政全額撥款的公辦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學校坐落在市中心。
3、井岡山應用科技學校簡介江西省井岡山應用科技學校前身為江西省吉安農業學校,創辦于1951年10月,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隸屬于吉安市農業局。
4、井岡山鐵道職業技術學校,成立于2005年6月,是經吉安市教育體育局和吉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成立的一所集“中等職業教育、中級技能培訓和中專套讀大專”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中專學校。
5、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于1992年創辦,校園占地面積約4畝,校舍建筑面積約4200平方米。學校1994年面向全市招生,實施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
6、吉安師范學校是一所由吉安市人民政府舉辦,吉安職業技術學院主管的老牌中等師范學校。
7、吉安文藝學校創建于1975年,原校名為“江西省文藝學校吉安地區采茶班”;1985年,在此基礎上更名為“江西省文藝學校吉安分校”;2004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井岡山大學附屬藝術學校”。
8、吉安電子商務學校,法定代表人為王國英,注冊地位于青原區工業園電子城,經營范圍包括電子教育、技能教育。
9、吉安市中等專業學校是隸屬于吉州區人民政府的公辦全額撥款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系國家重點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
江西吉安市區的十大私立中學:
吉安市白鷺洲中學是江西省著名重點中學、江西省中學德育示范學校、“科研興校”先進單位、“實驗室工作”先進學校,連續七屆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是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高中課改”先進學校。白鷺洲中學創建于1241年,前身為白鷺洲書院。
江西省吉安市第四中學創辦于1970年,先后榮獲省級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級學校管理星級學校,市級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現代化教育技術師范學校,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等10多個榮譽稱號。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系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吉安市第一中學前身是吉州十屬聯立陽明中學,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學。1922年秋襲用原陽明書院學產,由吉州十屬聯立陽明甲種商業學校改制而成,校址設于魁聚門府宮(現市政府院內),吉安著名民主革命者謝式南為首任校長。
1951年私立朝宗中學、廬陵中學并入私立文山中學,1952年秋,文山中學并入陽明中學,同時校址遷至現址,由省文教廳管轄,改名為江西省吉安第二中學,1954年元月改稱江西省吉安第一初級中學,1955年改名為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1958年劃歸吉安市管理,并定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吉安五中前身系民國初年創辦的城隍廟小學,后改為城西鎮小學,抗日戰爭時期改稱為中山小學,1970年改為江西省吉安市第五中學至今。始設初中班,1973年設高中班,1983高中停辦,成為一所初級中學。
學校前身為江南四大書院之一,公元1241年創建的白鷺洲書院,是中國連續辦學史最長的學校之一。
CopyRight 2019 武漢小墨定妝美業教育學校 版權所有 鄂ICP備16008474號 XML地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