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越來越少 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離開了教室,準備去吃飯了。
這時,我發現一個同學正在打肥皂,而他面前的自來水管正在“嘩嘩”地流著水,好像在提醒他,不要開著水龍頭但是不用水,你也不想想這要浪費多少水。
但是這位同學卻無動于衷。
我趕緊上去關上了水龍頭,他卻說:“你干嗎給關上呀?我還要用呢。
”我說:“你用的時候再開開不就行了,為什么非要浪費這些水呢?”他無話可說了。
是啊,雖然一個人浪費不了多少水,但是,如果全校甚至全北京的所有人都浪費這么一點水,那么一年下來,這些水就足以匯成一條大河了。
為了使數據準確一些,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吧。
假設照我們洗手時水的流速,每秒流75毫升的水,北京有一千萬人,每人每天洗三次手,每人每次洗手時讓水白白流失60秒。
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算出,如果全北京市的人,每天都不加節制地用水,那么北京所有人每年僅洗手就會浪費升水,也就是噸水,更別提工業和農業浪費的水了。
從這個數據中就很容易知道為什么北京的地下水抽得這么快了。
而且,這些水資源足夠一些缺水的中小城市用一年了。
雖然現在正在南水北調,可是要這樣浪費,這些水又夠用幾年呢?就算不為缺水地區人民著想,也該為自己的后代想想吧。
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水,但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水資源已不能再生,而且正逐漸減少。
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起來,每人都為環抱貢獻一份力量,那么我們的地球遲早要被破壞的。
我真希望地球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進球,進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廢品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境保護的內容。
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一、物種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
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
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
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
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
盡管建國后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
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
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堿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
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
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
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
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于3%)。
同時,由于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的藍;陽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而我的幸福,是采集了身邊友誼的光點。
時光匆匆,我的腳步已即將走過美好的童年。
流逝的光陰中,我沐浴著愛的雨露,享受著愛的溫柔,讓我在天地間快樂地成長,使我的童年生活美妙多姿,這一切來自于我生活在愛的國度,生活在充滿親情的社會。
就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4時,一場歷史罕見的沙塵暴夾帶暴風雪的雙重災難席卷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這次雪災,使內蒙古受災地區飼草料奇缺,僅2個月之內,死傷牲畜就達65萬多頭。
在這緊要關頭,是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向災區調運飼料近八億公斤,投入抗災資金達十點九一億元。
9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實施十周年,經過政府和各地群眾的努力,援建希望小學七千五百四十九所,使二百二十點九萬多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耳濡目染中我們學會了友愛,雖然這些在生活中是那樣平凡,但正是這無數的平凡,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
是緣使我們大家相聚,一同沐浴陽光的溫暖,一同分享甘甜的雨露,一同品味醇香的花季,但也曾一同頂風冒雨熬過困難與挫折。
十幾年的生活固然有美麗的回憶,也有酸楚的懷念,但無論哪一件都令我魂牽夢繞:夏令營時,有我們在生病同學榻前的聲聲安慰,有我們在食堂里的句句禮讓,更有我們野炊大賽中互幫互助時的歡笑聲;運動會上,大家齊聲吶喊,高聲助威,百米跑道旁,傳遞的則是那幾瓶不起眼的礦泉水,幾塊濕手帕,同時也傳遞著無私的友情``````不僅如此,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聽到“祝你成功”的真誠祝愿,每一次流淚,我們也會耳聞“別哭了,笑一笑”的坦誠寬慰,這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
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我們擁有了如此多的知己,感受到真摯的愛心,難道不是獲得了無盡的財富嗎?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我們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里搏擊長空的飛鷹。
讓我們互愛互助,用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用愛去援助身邊的每一位暫處于苦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小時侯,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座山莊,那里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人們活得非常快樂。
后來,有一個人來到這兒,對當地人們說:“你們擁有巨大的財富。
”人們高興極了,以為這兒埋有大量的金銀財寶。
于是,他們開始砍倒樹木尋找黃金。
一年后,那人又來了,人們因為沒有找到財寶而質問那人。
那人嘆口氣說:“我說的財富就是你們原來擁有的那優美宜人的環境。
”人們聽后難過極了,因為現在這里的氣候很差,也很少有鳥兒光顧。
當時,我并沒有聽懂這個故事。
我也不認為村民們破壞了世外桃源般的環境是不對的,反而責怪那外來者誘導人們的思想。
現在想想,村民們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美麗的大自然,是無窮的財富,這是人人都可以意識到的,外來者只不過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罷了。
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魚游淺底,百花爭艷,這都是大自然和諧的美。
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不管是興還是衰,它都是美麗的。
即便如一現的曇花,它開的時候是那么令人驚贊,然而它凋謝時也是那么地轟轟烈烈,令人敬佩。
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許就是一種魅力無限的美吧!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動了多少國人的心。
然而,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美麗的長江黃河變得渾黃污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
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導者,可以讓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統一,也可以破壞大自然。
近些年來,人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許多名貴的花草和珍稀的動物瀕臨滅絕。
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意識到了大自然的生態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大自然保護區。
然而,人們為此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倘使人們尊重大自然,人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
大自然,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家。
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自然美,神圣的美,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它! 讓自然美變得圣潔和永恒吧! 我想張開雙臂, 飛向天空. 我想高聲歌唱, 美好明天. 明天,是新世紀. 明天,是新暢想. 明天,是億萬人民的向往. 我想努力進取, 保衛祖國. 我想用心凝望, 綠色家園. 家園,大家的家. 家園,大家的夢. 家園,是億萬人民的希望. 我們只有一個家, 我們應該愛護它. 綠色家園, 我們的生命起源. 綠色家園, 我們的健康保障.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讓我們共同保衛大自然, 共同保衛我們的家 ——地球 地球,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名副其實的母親。
過去的地球天空蔚藍明凈,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純凈,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可現在的地球呢?天空難尋昨日的蔚藍,群山不見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
與以前的地球相比,無疑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只小金絲雀傷心地說:“我剛學會飛不久,綠色家園就遭到破壞,爸爸媽媽不得不帶我背井離鄉。
在逃亡的過程中,我們仍避不了這殘酷的現實——爸爸被心狠手辣的獵人打死了,媽媽為了保護我,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同時失去雙親的我不的不獨自一個繼續尋找新家園。
”“那你找到了嗎?”大地伯伯關心地問。
小金絲雀擦擦眼淚,說:“哪有呀,我找到的只有熱火朝天的沙漠、光禿禿的森林、混濁的河水……天下這么大,我卻找不到一個能讓自己安居樂業的地方。
”小金絲雀太渴了,它來到一條小河旁,正準備喝水,卻被大地伯伯叫住了:“那水不能喝!有毒的!”小金絲雀實在忍不住了,它說:“我不喝也會渴死的。
反正橫也是死,豎也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一點呢!”說完,它便喝起水來,剛喝了一口,小金絲雀“啊!”的一聲,便死了。
像小金絲雀這樣的悲劇還少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人類啊,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吧!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地球還有救!讓我們共同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共同享有一片蔚藍的天空,共同享受陽光雨露的溫暖! 警鐘已敲起,人類該醒了! 地球不需要濃妝地球,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美麗了,藍寶石般的膚色使她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的一顆行星。
她不停地轉動著,她身邊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轉變。
又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身邊出現了一群化妝師——人類。
起初,人類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點綴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無人打理的毛發,讓地球看上去更加美麗,更加精神。
化妝師們認為這樣給地球打扮,不妥,地球還是那個老樣子,并未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于是,他們開始對地球進行大規模的整容行動。
首先,化妝師們整治的對象還是地球那“郁郁蔥蔥”的毛發。
他們認為頭發過多會影響視覺效果,再者地球的毛發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給地球理一個碎發,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個碎得不能再碎的發型——“三毛”。
若是一不小心將那三根毛弄掉的話,就可能變成“濯濯童山”了。
所以說,化妝師們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們理成光頭。
他們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我們的目的是讓她的發型變得前衛,怎么會給她理光頭呢?”為了獲取大量的木材,為了讓地球的發型更加前衛,他們立馬破土動工。
殊不知,按他們的計劃發展下去,地球變成一個大光頭將成為必然。
于是,他們請來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運工,將伐好的樹木全都搬往他們已經規劃好的地方進行建房大行動。
當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時,地球確實變得越來越美麗,發型也變得越來越前衛了,化妝師們也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偉大。
他們認為他們大膽的設計是成功的。
于是他們讓伐木工人進行掠奪性的開發,讓建筑師們瘋狂地建房。
本來生活得悠閑自在的地球不再覺得自己活得輕松。
機器們沒日沒夜的吼叫讓地球感到心煩意亂,建筑時飛揚的塵土讓地球喘不過氣來。
于是,地球開始悲傷,開始流淚,淚水淹沒了很多的城市。
但化妝師們不理會這些,他們只是一個勁地干他們的。
他們不但要給地球理頭發,做衣服,還要給她“涂脂抹粉”。
本來碧藍剔透的臉蛋,被他們的脂粉一弄,變得渾濁粗糙起來。
不僅如此,他們還給她抹上一層厚厚的油彩。
地球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打扮變得更加美麗,相反,還失去了以前的清醇。
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開始發怒,她呼嘯,她流淚。
當化妝師們被地球的淚水沖到老遠時,他們才明白她們給地球的妝太濃了,濃得讓地球快要停止呼吸。
他們意識到他們不是在裝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并且他們并未使地球因他們的存在而煥發出更迷人的色彩。
于是,他們開始給地球卸裝,好在他們的醒悟還算太遲,卸了妝的地球又充滿了朝氣,洋溢著一臉的輕松。
豪華落盡見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樣悠閑自在地轉動著。
人算什么東西 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下寫著這樣一句話:“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
”那人呢?人算是什么東西?是相對螞蟻來說的龐然大物,還是恐龍腳下的小小螞蟻?是我們自己所說的高級動物,還是一群其實什么也不知道的笨蛋?是我們可愛的地球的戶口本上的主人,還是一群可憐的自然的奴隸?哎喲,人到底是什么東西呀! 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它就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
說它是猴,可它不會在樹枝間跳來跳去,說它是猿,胳膊又短了點兒,還不愛做捶胸脯的優美動作。
這種東西生來就具有破壞性,它居心叵測地制造了能毀滅一切東西的火,就像今天它制造了原子彈一樣。
它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攻擊其它無辜的動物,悠然地穿梭于食物鏈的各個營養鏈上——只要是能吃的,什么都吃。
且這種本事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如今世界上的動物除了耗子,都快成珍稀動物了,一天到晚還保護呢,停手不就得了嘛!還不要臉地說是人家動物不能適應“變化”。
它無休止地在向自然索要,要她郁郁蔥蔥的綠色變成煮食美味的黑色木炭,要她一條條美麗的河變成污水的載體,要她藍藍的天空變成布滿破洞的抹布,要她本來濕潤平坦的地面變成陷阱樣的漏斗。
甚至它們還在一天一天地挖著堅硬的地球,妄想把她身體里的每一樣元素都榨取出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
只要自己過得舒服,人這種東西愿意做一切事情,用自己老祖宗發明的工具把地球的腦袋剃得缺一塊少一塊,有的地方還流著膿、冒著黑煙!地球在呻吟,在叫喊,下一個消失的龐然大物會不會是地球本身呢?因為她不能適應瘋狂的人類呀!據說人不在乎這回事——它們還惦記著到火星、太陽什么的上面去接著住呢!看來,人類非到把宇宙變成粉末不會停手! 人算是什么東西?我現在還是不明白。
評點:魯迅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說“人是什么東西”,這近乎罵人了。
但有時候,那不痛不癢的批評,還真不如痛罵一頓讓人聽著痛快,讓人容易清醒。
作者對人類出于 自私的本能瘋狂破壞自然和生態的惡劣行為,作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稱自然用“她”,稱人類用“它”,反復強調不知人算什么東西,說它是不倫不類的東西,對人類行為的不滿、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和各種警示、規戒甚至祈求的相關文字相比,文章表現出潑辣犀利的戰斗風格和在幽默風趣背后嚴肅冷峻的個性特征,讀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發展與環保 世界各國中,要想在國際中樹立威望,就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本國的經濟。
在工業的生產中,人們似乎忽略了環保這個事情,一心只想在經濟利益中受益。
你別以為你沒有吃虧,你在經濟中受到一份利益,就會在環保上吃一份虧。
日積月累,吃虧的最后還是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值年年提高很多,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可是環境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大。
所以說既要發展迅速,又要環保,就不得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既然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按條理進行。
不能先開發、后治理,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
單單靠個人是無法達到預計目的的,也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環保的作文
水資源越來越少 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離開了教室,準備去吃飯了。
這時,我發現一個同學正在打肥皂,而他面前的自來水管正在“嘩嘩”地流著水,好像在提醒他,不要開著水龍頭但是不用水,你也不想想這要浪費多少水。
但是這位同學卻無動于衷。
我趕緊上去關上了水龍頭,他卻說:“你干嗎給關上呀?我還要用呢。
”我說:“你用的時候再開開不就行了,為什么非要浪費這些水呢?”他無話可說了。
是啊,雖然一個人浪費不了多少水,但是,如果全校甚至全北京的所有人都浪費這么一點水,那么一年下來,這些水就足以匯成一條大河了。
為了使數據準確一些,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吧。
假設照我們洗手時水的流速,每秒流75毫升的水,北京有一千萬人,每人每天洗三次手,每人每次洗手時讓水白白流失60秒。
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算出,如果全北京市的人,每天都不加節制地用水,那么北京所有人每年僅洗手就會浪費升水,也就是噸水,更別提工業和農業浪費的水了。
從這個數據中就很容易知道為什么北京的地下水抽得這么快了。
而且,這些水資源足夠一些缺水的中小城市用一年了。
雖然現在正在南水北調,可是要這樣浪費,這些水又夠用幾年呢?就算不為缺水地區人民著想,也該為自己的后代想想吧。
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水,但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水資源已不能再生,而且正逐漸減少。
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起來,每人都為環抱貢獻一份力量,那么我們的地球遲早要被破壞的。
我真希望地球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進球,進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廢品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境保護的內容。
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一、物種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
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
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
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
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
盡管建國后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
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
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堿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
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
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
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
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于3%)。
同時,由于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的藍;陽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而我的幸福,是采集了身邊友誼的光點。
時光匆匆,我的腳步已即將走過美好的童年。
流逝的光陰中,我沐浴著愛的雨露,享受著愛的溫柔,讓我在天地間快樂地成長,使我的童年生活美妙多姿,這一切來自于我生活在愛的國度,生活在充滿親情的社會。
就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4時,一場歷史罕見的沙塵暴夾帶暴風雪的雙重災難席卷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這次雪災,使內蒙古受災地區飼草料奇缺,僅2個月之內,死傷牲畜就達65萬多頭。
在這緊要關頭,是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向災區調運飼料近八億公斤,投入抗災資金達十點九一億元。
9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實施十周年,經過政府和各地群眾的努力,援建希望小學七千五百四十九所,使二百二十點九萬多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耳濡目染中我們學會了友愛,雖然這些在生活中是那樣平凡,但正是這無數的平凡,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
是緣使我們大家相聚,一同沐浴陽光的溫暖,一同分享甘甜的雨露,一同品味醇香的花季,但也曾一同頂風冒雨熬過困難與挫折。
十幾年的生活固然有美麗的回憶,也有酸楚的懷念,但無論哪一件都令我魂牽夢繞:夏令營時,有我們在生病同學榻前的聲聲安慰,有我們在食堂里的句句禮讓,更有我們野炊大賽中互幫互助時的歡笑聲;運動會上,大家齊聲吶喊,高聲助威,百米跑道旁,傳遞的則是那幾瓶不起眼的礦泉水,幾塊濕手帕,同時也傳遞著無私的友情``````不僅如此,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聽到“祝你成功”的真誠祝愿,每一次流淚,我們也會耳聞“別哭了,笑一笑”的坦誠寬慰,這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
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我們擁有了如此多的知己,感受到真摯的愛心,難道不是獲得了無盡的財富嗎?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我們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里搏擊長空的飛鷹。
讓我們互愛互助,用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用愛去援助身邊的每一位暫處于苦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小時侯,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座山莊,那里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人們活得非常快樂。
后來,有一個人來到這兒,對當地人們說:“你們擁有巨大的財富。
”人們高興極了,以為這兒埋有大量的金銀財寶。
于是,他們開始砍倒樹木尋找黃金。
一年后,那人又來了,人們因為沒有找到財寶而質問那人。
那人嘆口氣說:“我說的財富就是你們原來擁有的那優美宜人的環境。
”人們聽后難過極了,因為現在這里的氣候很差,也很少有鳥兒光顧。
當時,我并沒有聽懂這個故事。
我也不認為村民們破壞了世外桃源般的環境是不對的,反而責怪那外來者誘導人們的思想。
現在想想,村民們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美麗的大自然,是無窮的財富,這是人人都可以意識到的,外來者只不過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罷了。
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魚游淺底,百花爭艷,這都是大自然和諧的美。
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不管是興還是衰,它都是美麗的。
即便如一現的曇花,它開的時候是那么令人驚贊,然而它凋謝時也是那么地轟轟烈烈,令人敬佩。
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許就是一種魅力無限的美吧!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動了多少國人的心。
然而,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美麗的長江黃河變得渾黃污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
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導者,可以讓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統一,也可以破壞大自然。
近些年來,人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許多名貴的花草和珍稀的動物瀕臨滅絕。
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意識到了大自然的生態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大自然保護區。
然而,人們為此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倘使人們尊重大自然,人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
大自然,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家。
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自然美,神圣的美,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它! 讓自然美變得圣潔和永恒吧! 我想張開雙臂, 飛向天空. 我想高聲歌唱, 美好明天. 明天,是新世紀. 明天,是新暢想. 明天,是億萬人民的向往. 我想努力進取, 保衛祖國. 我想用心凝望, 綠色家園. 家園,大家的家. 家園,大家的夢. 家園,是億萬人民的希望. 我們只有一個家, 我們應該愛護它. 綠色家園, 我們的生命起源. 綠色家園, 我們的健康保障.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讓我們共同保衛大自然, 共同保衛我們的家 ——地球 地球,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名副其實的母親。
過去的地球天空蔚藍明凈,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純凈,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可現在的地球呢?天空難尋昨日的蔚藍,群山不見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
與以前的地球相比,無疑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只小金絲雀傷心地說:“我剛學會飛不久,綠色家園就遭到破壞,爸爸媽媽不得不帶我背井離鄉。
在逃亡的過程中,我們仍避不了這殘酷的現實——爸爸被心狠手辣的獵人打死了,媽媽為了保護我,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同時失去雙親的我不的不獨自一個繼續尋找新家園。
”“那你找到了嗎?”大地伯伯關心地問。
小金絲雀擦擦眼淚,說:“哪有呀,我找到的只有熱火朝天的沙漠、光禿禿的森林、混濁的河水……天下這么大,我卻找不到一個能讓自己安居樂業的地方。
”小金絲雀太渴了,它來到一條小河旁,正準備喝水,卻被大地伯伯叫住了:“那水不能喝!有毒的!”小金絲雀實在忍不住了,它說:“我不喝也會渴死的。
反正橫也是死,豎也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一點呢!”說完,它便喝起水來,剛喝了一口,小金絲雀“啊!”的一聲,便死了。
像小金絲雀這樣的悲劇還少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人類啊,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吧!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地球還有救!讓我們共同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共同享有一片蔚藍的天空,共同享受陽光雨露的溫暖! 警鐘已敲起,人類該醒了! 地球不需要濃妝地球,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美麗了,藍寶石般的膚色使她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的一顆行星。
她不停地轉動著,她身邊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轉變。
又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身邊出現了一群化妝師——人類。
起初,人類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點綴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無人打理的毛發,讓地球看上去更加美麗,更加精神。
化妝師們認為這樣給地球打扮,不妥,地球還是那個老樣子,并未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于是,他們開始對地球進行大規模的整容行動。
首先,化妝師們整治的對象還是地球那“郁郁蔥蔥”的毛發。
他們認為頭發過多會影響視覺效果,再者地球的毛發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給地球理一個碎發,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個碎得不能再碎的發型——“三毛”。
若是一不小心將那三根毛弄掉的話,就可能變成“濯濯童山”了。
所以說,化妝師們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們理成光頭。
他們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我們的目的是讓她的發型變得前衛,怎么會給她理光頭呢?”為了獲取大量的木材,為了讓地球的發型更加前衛,他們立馬破土動工。
殊不知,按他們的計劃發展下去,地球變成一個大光頭將成為必然。
于是,他們請來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運工,將伐好的樹木全都搬往他們已經規劃好的地方進行建房大行動。
當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時,地球確實變得越來越美麗,發型也變得越來越前衛了,化妝師們也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偉大。
他們認為他們大膽的設計是成功的。
于是他們讓伐木工人進行掠奪性的開發,讓建筑師們瘋狂地建房。
本來生活得悠閑自在的地球不再覺得自己活得輕松。
機器們沒日沒夜的吼叫讓地球感到心煩意亂,建筑時飛揚的塵土讓地球喘不過氣來。
于是,地球開始悲傷,開始流淚,淚水淹沒了很多的城市。
但化妝師們不理會這些,他們只是一個勁地干他們的。
他們不但要給地球理頭發,做衣服,還要給她“涂脂抹粉”。
本來碧藍剔透的臉蛋,被他們的脂粉一弄,變得渾濁粗糙起來。
不僅如此,他們還給她抹上一層厚厚的油彩。
地球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打扮變得更加美麗,相反,還失去了以前的清醇。
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開始發怒,她呼嘯,她流淚。
當化妝師們被地球的淚水沖到老遠時,他們才明白她們給地球的妝太濃了,濃得讓地球快要停止呼吸。
他們意識到他們不是在裝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并且他們并未使地球因他們的存在而煥發出更迷人的色彩。
于是,他們開始給地球卸裝,好在他們的醒悟還算太遲,卸了妝的地球又充滿了朝氣,洋溢著一臉的輕松。
豪華落盡見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樣悠閑自在地轉動著。
人算什么東西 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下寫著這樣一句話:“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
”那人呢?人算是什么東西?是相對螞蟻來說的龐然大物,還是恐龍腳下的小小螞蟻?是我們自己所說的高級動物,還是一群其實什么也不知道的笨蛋?是我們可愛的地球的戶口本上的主人,還是一群可憐的自然的奴隸?哎喲,人到底是什么東西呀! 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它就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
說它是猴,可它不會在樹枝間跳來跳去,說它是猿,胳膊又短了點兒,還不愛做捶胸脯的優美動作。
這種東西生來就具有破壞性,它居心叵測地制造了能毀滅一切東西的火,就像今天它制造了原子彈一樣。
它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攻擊其它無辜的動物,悠然地穿梭于食物鏈的各個營養鏈上——只要是能吃的,什么都吃。
且這種本事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如今世界上的動物除了耗子,都快成珍稀動物了,一天到晚還保護呢,停手不就得了嘛!還不要臉地說是人家動物不能適應“變化”。
它無休止地在向自然索要,要她郁郁蔥蔥的綠色變成煮食美味的黑色木炭,要她一條條美麗的河變成污水的載體,要她藍藍的天空變成布滿破洞的抹布,要她本來濕潤平坦的地面變成陷阱樣的漏斗。
甚至它們還在一天一天地挖著堅硬的地球,妄想把她身體里的每一樣元素都榨取出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
只要自己過得舒服,人這種東西愿意做一切事情,用自己老祖宗發明的工具把地球的腦袋剃得缺一塊少一塊,有的地方還流著膿、冒著黑煙!地球在呻吟,在叫喊,下一個消失的龐然大物會不會是地球本身呢?因為她不能適應瘋狂的人類呀!據說人不在乎這回事——它們還惦記著到火星、太陽什么的上面去接著住呢!看來,人類非到把宇宙變成粉末不會停手! 人算是什么東西?我現在還是不明白。
評點:魯迅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說“人是什么東西”,這近乎罵人了。
但有時候,那不痛不癢的批評,還真不如痛罵一頓讓人聽著痛快,讓人容易清醒。
作者對人類出于 自私的本能瘋狂破壞自然和生態的惡劣行為,作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稱自然用“她”,稱人類用“它”,反復強調不知人算什么東西,說它是不倫不類的東西,對人類行為的不滿、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和各種警示、規戒甚至祈求的相關文字相比,文章表現出潑辣犀利的戰斗風格和在幽默風趣背后嚴肅冷峻的個性特征,讀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發展與環保 世界各國中,要想在國際中樹立威望,就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本國的經濟。
在工業的生產中,人們似乎忽略了環保這個事情,一心只想在經濟利益中受益。
你別以為你沒有吃虧,你在經濟中受到一份利益,就會在環保上吃一份虧。
日積月累,吃虧的最后還是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值年年提高很多,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可是環境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大。
所以說既要發展迅速,又要環保,就不得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既然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按條理進行。
不能先開發、后治理,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
單單靠個人是無法達到預計目的的,也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給我一篇有關環保的美文
水資源越來越少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離開了教室,準備去吃飯了。
這時,我發現一個同學正在打肥皂,而他面前的自來水管正在“嘩嘩”地流著水,好像在提醒他,不要開著水龍頭但是不用水,你也不想想這要浪費多少水。
但是這位同學卻無動于衷。
我趕緊上去關上了水龍頭,他卻說:“你干嗎給關上呀?我還要用呢。
”我說:“你用的時候再開開不就行了,為什么非要浪費這些水呢?”他無話可說了。
是啊,雖然一個人浪費不了多少水,但是,如果全校甚至全北京的所有人都浪費這么一點水,那么一年下來,這些水就足以匯成一條大河了。
為了使數據準確一些,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吧。
假設照我們洗手時水的流速,每秒流75毫升的水,北京有一千萬人,每人每天洗三次手,每人每次洗手時讓水白白流失60秒。
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算出,如果全北京市的人,每天都不加節制地用水,那么北京所有人每年僅洗手就會浪費升水,也就是噸水,更別提工業和農業浪費的水了。
從這個數據中就很容易知道為什么北京的地下水抽得這么快了。
而且,這些水資源足夠一些缺水的中小城市用一年了。
雖然現在正在南水北調,可是要這樣浪費,這些水又夠用幾年呢?就算不為缺水地區人民著想,也該為自己的后代想想吧。
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水,但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水資源已不能再生,而且正逐漸減少。
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起來,每人都為環抱貢獻一份力量,那么我們的地球遲早要被破壞的。
我真希望地球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進球,進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其內容主要有:(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廢品等造成的污染;(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于環境保護的內容。
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一、物種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
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
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
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
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
盡管建國后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
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
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堿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
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
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
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
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于3%)。
同時,由于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的藍;陽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而我的幸福,是采集了身邊友誼的光點。
時光匆匆,我的腳步已即將走過美好的童年。
流逝的光陰中,我沐浴著愛的雨露,享受著愛的溫柔,讓我在天地間快樂地成長,使我的童年生活美妙多姿,這一切來自于我生活在愛的國度,生活在充滿親情的社會。
就在去年12月31日上午4時,一場歷史罕見的沙塵暴夾帶暴風雪的雙重災難席卷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這次雪災,使內蒙古受災地區飼草料奇缺,僅2個月之內,死傷牲畜就達65萬多頭。
在這緊要關頭,是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向災區調運飼料近八億公斤,投入抗災資金達十點九一億元。
9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實施十周年,經過政府和各地群眾的努力,援建希望小學七千五百四十九所,使二百二十點九萬多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
耳濡目染中我們學會了友愛,雖然這些在生活中是那樣平凡,但正是這無數的平凡,鑄就了我們彼此深厚的友誼。
是緣使我們大家相聚,一同沐浴陽光的溫暖,一同分享甘甜的雨露,一同品味醇香的花季,但也曾一同頂風冒雨熬過困難與挫折。
十幾年的生活固然有美麗的回憶,也有酸楚的懷念,但無論哪一件都令我魂牽夢繞:夏令營時,有我們在生病同學榻前的聲聲安慰,有我們在食堂里的句句禮讓,更有我們野炊大賽中互幫互助時的歡笑聲;運動會上,大家齊聲吶喊,高聲助威,百米跑道旁,傳遞的則是那幾瓶不起眼的礦泉水,幾塊濕手帕,同時也傳遞著無私的友情``````不僅如此,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聽到“祝你成功”的真誠祝愿,每一次流淚,我們也會耳聞“別哭了,笑一笑”的坦誠寬慰,這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
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我們擁有了如此多的知己,感受到真摯的愛心,難道不是獲得了無盡的財富嗎?同一片藍天,同一片沃土,我們同是大地上盛開的鮮花,同是藍天里搏擊長空的飛鷹。
讓我們互愛互助,用真誠去澆灌友誼之花,用愛去援助身邊的每一位暫處于苦難的朋友——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幸福。
小時侯,聽爺爺講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座山莊,那里森林蔥郁,河水清澈,鳥語花香,人們活得非常快樂。
后來,有一個人來到這兒,對當地人們說:“你們擁有巨大的財富。
”人們高興極了,以為這兒埋有大量的金銀財寶。
于是,他們開始砍倒樹木尋找黃金。
一年后,那人又來了,人們因為沒有找到財寶而質問那人。
那人嘆口氣說:“我說的財富就是你們原來擁有的那優美宜人的環境。
”人們聽后難過極了,因為現在這里的氣候很差,也很少有鳥兒光顧。
當時,我并沒有聽懂這個故事。
我也不認為村民們破壞了世外桃源般的環境是不對的,反而責怪那外來者誘導人們的思想。
現在想想,村民們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美麗的大自然,是無窮的財富,這是人人都可以意識到的,外來者只不過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罷了。
駝走大漠,雁排長空,魚游淺底,百花爭艷,這都是大自然和諧的美。
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發展,不管是興還是衰,它都是美麗的。
即便如一現的曇花,它開的時候是那么令人驚贊,然而它凋謝時也是那么地轟轟烈烈,令人敬佩。
大自然自身的美,也許就是一種魅力無限的美吧!“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國心》感動了多少國人的心。
然而,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美麗的長江黃河變得渾黃污濁,甚至出現斷流現象。
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導者,可以讓大自然變得更加和諧統一,也可以破壞大自然。
近些年來,人們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得許多名貴的花草和珍稀的動物瀕臨滅絕。
幸運的是,人們現在已意識到了大自然的生態價值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因而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大自然保護區。
然而,人們為此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倘使人們尊重大自然,人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
大自然,是我們生存依賴的家。
我們對它進行攻擊和破壞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與發展,我們應當好好地珍惜它,愛護它。
自然美,神圣的美,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它!讓自然美變得圣潔和永恒吧!我想張開雙臂,飛向天空.我想高聲歌唱,美好明天.明天,是新世紀.明天,是新暢想.明天,是億萬人民的向往.我想努力進取,保衛祖國.我想用心凝望,綠色家園.家園,大家的家.家園,大家的夢.家園,是億萬人民的希望.我們只有一個家,我們應該愛護它.綠色家園,我們的生命起源.綠色家園,我們的健康保障.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我們共同保衛大自然,共同保衛我們的家——地球地球,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名副其實的母親。
過去的地球天空蔚藍明凈,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純凈,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可現在的地球呢?天空難尋昨日的蔚藍,群山不見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
與以前的地球相比,無疑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只小金絲雀傷心地說:“我剛學會飛不久,綠色家園就遭到破壞,爸爸媽媽不得不帶我背井離鄉。
在逃亡的過程中,我們仍避不了這殘酷的現實——爸爸被心狠手辣的獵人打死了,媽媽為了保護我,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同時失去雙親的我不的不獨自一個繼續尋找新家園。
”“那你找到了嗎?”大地伯伯關心地問。
小金絲雀擦擦眼淚,說:“哪有呀,我找到的只有熱火朝天的沙漠、光禿禿的森林、混濁的河水……天下這么大,我卻找不到一個能讓自己安居樂業的地方。
”小金絲雀太渴了,它來到一條小河旁,正準備喝水,卻被大地伯伯叫住了:“那水不能喝!有毒的!”小金絲雀實在忍不住了,它說:“我不喝也會渴死的。
反正橫也是死,豎也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一點呢!”說完,它便喝起水來,剛喝了一口,小金絲雀“啊!”的一聲,便死了。
像小金絲雀這樣的悲劇還少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人類啊,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吧!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設想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地球還有救!讓我們共同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共同享有一片蔚藍的天空,共同享受陽光雨露的溫暖!警鐘已敲起,人類該醒了!地球不需要濃妝地球,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美麗了,藍寶石般的膚色使她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的一顆行星。
她不停地轉動著,她身邊的一切也在不停地轉變。
又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身邊出現了一群化妝師——人類。
起初,人類只是在地球的身上零星地點綴些房屋,理理地球那多年無人打理的毛發,讓地球看上去更加美麗,更加精神。
化妝師們認為這樣給地球打扮,不妥,地球還是那個老樣子,并未達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于是,他們開始對地球進行大規模的整容行動。
首先,化妝師們整治的對象還是地球那“郁郁蔥蔥”的毛發。
他們認為頭發過多會影響視覺效果,再者地球的毛發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那就是給地球理一個碎發,越碎越好,有可理出一個碎得不能再碎的發型——“三毛”。
若是一不小心將那三根毛弄掉的話,就可能變成“濯濯童山”了。
所以說,化妝師們也不知道地球是否有可能被他們理成光頭。
他們接受記者采訪時卻說:“我們的目的是讓她的發型變得前衛,怎么會給她理光頭呢?”為了獲取大量的木材,為了讓地球的發型更加前衛,他們立馬破土動工。
殊不知,按他們的計劃發展下去,地球變成一個大光頭將成為必然。
于是,他們請來了很多的伐木工人和搬運工,將伐好的樹木全都搬往他們已經規劃好的地方進行建房大行動。
當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時,地球確實變得越來越美麗,發型也變得越來越前衛了,化妝師們也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偉大。
他們認為他們大膽的設計是成功的。
于是他們讓伐木工人進行掠奪性的開發,讓建筑師們瘋狂地建房。
本來生活得悠閑自在的地球不再覺得自己活得輕松。
機器們沒日沒夜的吼叫讓地球感到心煩意亂,建筑時飛揚的塵土讓地球喘不過氣來。
于是,地球開始悲傷,開始流淚,淚水淹沒了很多的城市。
但化妝師們不理會這些,他們只是一個勁地干他們的。
他們不但要給地球理頭發,做衣服,還要給她“涂脂抹粉”。
本來碧藍剔透的臉蛋,被他們的脂粉一弄,變得渾濁粗糙起來。
不僅如此,他們還給她抹上一層厚厚的油彩。
地球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打扮變得更加美麗,相反,還失去了以前的清醇。
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開始發怒,她呼嘯,她流淚。
當化妝師們被地球的淚水沖到老遠時,他們才明白她們給地球的妝太濃了,濃得讓地球快要停止呼吸。
他們意識到他們不是在裝扮地球,而是在折磨地球,并且他們并未使地球因他們的存在而煥發出更迷人的色彩。
于是,他們開始給地球卸裝,好在他們的醒悟還算太遲,卸了妝的地球又充滿了朝氣,洋溢著一臉的輕松。
豪華落盡見真淳,地球又像以前一樣悠閑自在地轉動著。
人算什么東西一幅巨大的恐龍照片下寫著這樣一句話:“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會適應變化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
”那人呢?人算是什么東西?是相對螞蟻來說的龐然大物,還是恐龍腳下的小小螞蟻?是我們自己所說的高級動物,還是一群其實什么也不知道的笨蛋?是我們可愛的地球的戶口本上的主人,還是一群可憐的自然的奴隸?哎喲,人到底是什么東西呀!自從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它就是個不倫不類的東西。
說它是猴,可它不會在樹枝間跳來跳去,說它是猿,胳膊又短了點兒,還不愛做捶胸脯的優美動作。
這種東西生來就具有破壞性,它居心叵測地制造了能毀滅一切東西的火,就像今天它制造了原子彈一樣。
它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攻擊其它無辜的動物,悠然地穿梭于食物鏈的各個營養鏈上——只要是能吃的,什么都吃。
且這種本事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如今世界上的動物除了耗子,都快成珍稀動物了,一天到晚還保護呢,停手不就得了嘛!還不要臉地說是人家動物不能適應“變化”。
它無休止地在向自然索要,要她郁郁蔥蔥的綠色變成煮食美味的黑色木炭,要她一條條美麗的河變成污水的載體,要她藍藍的天空變成布滿破洞的抹布,要她本來濕潤平坦的地面變成陷阱樣的漏斗。
甚至它們還在一天一天地挖著堅硬的地球,妄想把她身體里的每一樣元素都榨取出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
只要自己過得舒服,人這種東西愿意做一切事情,用自己老祖宗發明的工具把地球的腦袋剃得缺一塊少一塊,有的地方還流著膿、冒著黑煙!地球在呻吟,在叫喊,下一個消失的龐然大物會不會是地球本身呢?因為她不能適應瘋狂的人類呀!據說人不在乎這回事——它們還惦記著到火星、太陽什么的上面去接著住呢!看來,人類非到把宇宙變成粉末不會停手!人算是什么東西?我現在還是不明白。
評點:魯迅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說“人是什么東西”,這近乎罵人了。
但有時候,那不痛不癢的批評,還真不如痛罵一頓讓人聽著痛快,讓人容易清醒。
作者對人類出于自私的本能瘋狂破壞自然和生態的惡劣行為,作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稱自然用“她”,稱人類用“它”,反復強調不知人算什么東西,說它是不倫不類的東西,對人類行為的不滿、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和各種警示、規戒甚至祈求的相關文字相比,文章表現出潑辣犀利的戰斗風格和在幽默風趣背后嚴肅冷峻的個性特征,讀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發展與環保世界各國中,要想在國際中樹立威望,就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本國的經濟。
在工業的生產中,人們似乎忽略了環保這個事情,一心只想在經濟利益中受益。
你別以為你沒有吃虧,你在經濟中受到一份利益,就會在環保上吃一份虧。
日積月累,吃虧的最后還是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值年年提高很多,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可是環境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大。
所以說既要發展迅速,又要環保,就不得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既然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按條理進行。
不能先開發、后治理,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
單單靠個人是無法達到預計目的的,也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吧!發展與環保世界各國中,要想在國際中樹立威望,就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本國的經濟。
在工業的生產中,人們似乎忽略了環保這個事情,一心只想在經濟利益中受益。
你別以為你沒有吃虧,你在經濟中受到一份利益,就會在環保上吃一份虧。
日積月累,吃虧的最后還是自己。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業突飛猛進,經濟值年年提高很多,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可是環境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大。
所以說既要發展迅速,又要環保,就不得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既然是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按條理進行。
不能先開發、后治理,必須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
單單靠個人是無法達到預計目的的,也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來保護環境。
CopyRight 2019 武漢小墨定妝美業教育學校 版權所有 鄂ICP備16008474號 XML地圖 網站地圖